第一百六十三章 羌人的特点(2 / 4)

及早控制公孙瓒或者及早想清楚如何处理公孙瓒,刘虞或许还不至于被灭门。

但是刘虞此人实在是一个大大的奇葩,简直就是仁义到了迂腐的地步。

他围困公孙瓒的时候,竟然还对部下说,只杀公孙瓒,不要伤害公孙瓒的部曲。

这样的做法,当然使得自己的部曲在日后和公孙瓒大战的时候大败,而自己也身死于了公孙瓒的手中了。

这就是太过于仁慈反而导致了自己的失败。

而相比起来刘虞,刘备无疑就是将仁义用到了极致,但是却并没有拖累自己。

就算是一直以来以仁义著称于世的刘备刘皇叔。

究其根本来看的话,他的仁义也不是毫无底线的仁义。

仁义是刘备的招牌,是刘备用于行走于这一片天下之中最有有利的武器,是用来聚敛人心,招纳贤明之士的手段。

正是因为刘备有仁义的这一块金字招牌。

所以他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其他人的欢迎和款待。

袁绍在官渡之战前愿意远远隔着数十里外就去迎接他。

曹操才会在煮酒论英雄之中将天下的唯一的两个英雄一个说是刘备,一个说是自己。

同时在看出了刘备的野心之后没有听从谋主荀攸之计谋将刘备给杀了。

鲁肃愿意和刘备结盟,将南郡给借给他作为刘备进军蜀中的通道。

为什么肯借给刘备,还不是由于刘备这一块仁义的招牌。

刘璋在曹操入侵益州之时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拉来的帮手也是刘备。

这就是刘备的不俗之处了,几乎三国中的所有人都深信于他的仁义。

而刘备比刘焉厉害的地方就在于他在该仁义的时候就仁义,表现得比谁都好。

而到了不该仁义的生死攸关的时刻,那刘备真的是翻脸比翻书还要快。

如果刘备只是一个单纯的仁义之人的话,当初刘备从东吴的鲁肃手中借来南郡之后也不会厚着脸皮不归还,成为三国第一老赖。

当刘璋请求他入蜀帮助他抵抗曹操的入侵的时候,果断背刺。

刘璋给刘备兵,给刘备钱,还给刘备粮。

结果此时一贯以仁义著称的刘备却开始用着刘璋的钱和粮食去挖刘璋的墙角。

最后成功地将益州变为了自己的囊中之物。

而刘虞比起刘备就差远了,他主要失败点就是对所有人都仁义,这面对一般人或许可以通过怀柔的手段来拉拢。

但是当你面对的是像公孙瓒这样的天下的枭雄之时显然那么只有仁义的话那就远远不够了。

最终当公孙瓒不吃刘虞这套的时候,刘虞也只有死路一条了。

相比起,白马将军公孙瓒却是与刘虞相比的另外的一个极端,那就是无比的残暴。

他麾下的白马义从论起战斗力来可以说是三国时代最顶级的骑兵之一。

这可是长期与胡人作战的一支百战雄师,与其他的兵马大部分都是在内战之中打出的威名不同。

白马义从的大部分的名声可都是与胡人的战斗之中打出来的。

在一次次的血战之后才成就了自己的赫赫的威名的。

到后来的时候,甚至那些鲜卑人和乌丸人在看到了公孙瓒的军队之后,就开始了仓皇逃跑,

甚至于到了白马义从的最为巅峰的时候,那些胡人蛮夷一旦看到有白色的马匹出现,那些胡人就已经闻风丧胆了。

从中也可以从一个侧面之中看出来公孙瓒的实力是多么强大,白马义从。

胡人对于白马义从到了接近于闻风丧胆的地步。

可以说,白马义从是三国时期最为帅气的兵种,没有之一。

试着想一想,当一群身骑着纯白色的俊马的骑兵,马匹上没有一点的杂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