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烫的茶水滚动,浸入嘴里。朱元璋善于观察,在风凌云吹开热气的那瞬间,那茶水也是散开,入唇时宛如一张透明的薄纸,在如此寒凉天气之下,瞬间便被冷却。待到嘴里,已经不是那滚烫的茶水了。
如此喝茶技巧,他是头一次见到,心想“寻常人等,喝一杯茶水哪有这么多的道道,也只有你们这些清雅之士,才会弄出这么多的花样来!”朱元璋这时也端起茶杯,学风凌云一般饮茶。待茶水入口,顿觉舌尖生津,一股微凉之意传至心间,无比快意。心中又骇然道“这茶杯中的茶水滚烫,入嘴却是温凉,其间滋味当真难言,难怪你们喜欢这种喝茶方式!”
冯国用饮下茶水,闭上眼睛,良久,道“这雪水渗透得少了一些,味道不是甚好!”
朱元璋心道“什么雪水的味道,我就喝不出来,莫非这是雪水与山间泉水,还有什么区别么?”
风凌云道“雪水渗透得少,是一种味道,但若多一些,味道却又变了,好与不好,还真是说不清楚!”
冯国用不由点头道“不错,这煮茶与治理一个国家是一个道理,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出发点都是一样,但结果如何,却又说不清了!”
朱元璋放下茶杯,向着冯国用一抱拳,道“在下朱元璋,请先生赐教,如今天下已乱,何以得天下?何以安天下?”
朱元璋没有拐弯抹角,也没有去掩饰,直接说出心中想法,坦坦荡荡。其气势如山峦崩,如海啸临,简直锐不可当。冯国用不以为忤,双目突放神光,道“看来朱镇抚有平定天下之志向!”
朱元璋道“区区不才,愿为这离乱中的百姓,谋一方平静之地;愿解下那倒挂黎民的悬索,还其安宁;愿天下粮仓饱满,苍生安居乐业!只是不怕先生笑话,在下是志高才浅,是以今日登山,是来请先生解惑来了!”
冯国用见风凌云与朱元璋到来,本以为只是前来探访。如今他已经明白,这次上山,是来招降来了。自十余年前在此结寨自保,他无时无刻都在想着如何离开。只是乱世之中,起义者数不胜数,却没有一人能入他法眼。古语云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他冯国用缺,确实是一个良主。如今朱元璋亲自登门,言谈气势极盛,但举止有礼,更是心细如发,正是能礼贤下士、居高位而不骄的良主。
冯国用虽然隐居深山,但时时关心时事,对于天下变化,均是了于心间。他因是定远人,对于附近发生之事更是一一知晓。朱元璋在定远的所做的事,他自然是知晓的。不过他依旧要考较朱元璋一番,于是便道“以朱镇抚看来,得天下之前你该如何保民?得了天下又该如何安民?”
民乃是国邦之本,冯国用乃是真正的儒家大师。对于孟子那套民贵君轻的思想,自是奉为圣言。
朱元璋道“当今天下,天灾不断,战乱四起,百姓流离失所,元军屠城自是不消多说了,不少义军也把百姓生命视作草芥,随意践踏,导致百姓无论是听到元军到来、还是义军,均是一片恐慌。是以元璋认为,这保民的首要,也是要使民安!”
“那该如何使民安?”冯国用问道。朱元璋侃侃而谈道“首先,我们的起义军要纪律,进城不得扰民,无扰则安。其次,不能欺民,民不受欺,便是保。再有,当减免赋税,鼓励开荒屯田,令其温饱,同时也是军队征战天下之凉源!这样子,百姓便能安居乐业了!”
冯国用道“好,朱镇抚说得好,如今这起义军一拨又是一拨,均是没有认识到,一个国家之根本,非是在君主,非是在贵族,而是在于民。战乱之中,百姓最怕的便是扰,便是被欺。百姓勤于农田,粮草方不会断,百姓吃饱,方有力气种田。在下实在没想到,朱镇抚竟然会有这番见解!至于天下平定之时,该如何去做,咱们今天就先不论了!你不是问我如何得天下,如何安天下么?那我现在就说说我的